
一座赣北小城“羽”众不同的追“球”路
“一座城市每年举办百场羽毛球赛事,其中3场国际级、20场国家级赛事”“6年走出江西首个全国羽超联赛冠军队”“一所小学1/3老师可当羽毛球赛裁判”……这是赣北小城江西瑞昌市与羽毛球运动的“双向奔赴”。
不久前,瑞昌诞生江西首支中国羽毛球俱乐部超级联赛冠军,这座致力于打造“活力新城、羽球之都”的城市,凭借一只轻盈的羽毛球,走出“羽”众不同的全民挥拍、以赛营城之路。
小县追“球”
3:1,逆袭夺冠。这是2024-2025中国羽毛球俱乐部超级联赛总决赛赛场,瑞昌羽毛球学院队夺冠的一幕。江西第一个全国羽超联赛冠军诞生。
从2017年启动实施羽毛球“一县一品”发展战略,到2020年、2023年两次夺得全国羽超联赛亚军,再到今年夺冠,短短几年是江西瑞昌这座赣北小城追逐“羽球之都”的奔跑岁月。
“几年前刚到瑞昌,这里见不到几片羽毛球场地,如今这里的场馆已能每年承办多场国际赛事了。”2018年来到瑞昌的羽毛球国家青年队原总教练孙成华,参与并见证了瑞昌的追“球”之路。
一边大力投资建设占地26亩的瑞昌国际羽毛球学院等比赛、训练场地,并以政府引导、市场运作方式由专业团队运营;一边全力引进孙成华等顶尖人才,硬件与软件实力的提升,让瑞昌羽毛球实力快速提升。目前,瑞昌市有2家职业羽毛球俱乐部、20家业余羽毛球俱乐部;全市建有260余片羽毛球场地;可承载3000人的大型羽毛球赛事。
“羽”民共享
每天早晨,瑞昌市第七小学的学生们做着老师自创的羽毛球操,开启一天的学习生活。这所羽毛球特色小学,每班每周都有一次羽毛球课,并建立起羽毛球兴趣班、基础班、校队二队、校队一队四个梯度的“羽毛球后备军”。“我们与孙成华教练主导的俱乐部合作,以专业教练+专职教师带动培养孩子们的兴趣与技能。”瑞昌市第七小学校长王克实介绍,学校已成为全国羽毛球后备人才基地。
“我们的老师也是裁判。”在学校操场边,一块裁判资格展板引人注目。“全校1/3的老师取得国家羽毛球裁判资格证,其中有1名国家级裁判,15名一级裁判。”王克实说,每学期的师生羽毛球联赛,带动老师、学生、家庭共同化身羽球健将。
在瑞昌,每个中小学校都有羽毛球校队,80%的中小学生接受过羽毛球课程训练。随着羽毛球文化逐步融入教学,拼搏、争先、坚韧等精神激励学生有梦想、有追求。
春意浓,运动忙。在街头巷尾、景区商圈,总能捕捉到市民挥拍激战的身姿。“全市全力推动体育运动进景区、进社区、进商圈,趁着好春光,一批体育活动紧锣密鼓地在全市开展起来。”瑞昌市体育局党组书记、局长郭锡金介绍。
中小学羽毛球联赛、社区羽毛球赛、乡村联赛……遍地开花的群众赛事,融洽了邻里关系、热闹了文化交流、健康了群众身心。
“以赛营城”
连续三年承办中国(瑞昌)国际羽毛球大师赛,承办“尤尼克斯杯”羽毛球精英邀请赛、全国羽毛球锦标赛、全国青少年羽毛球总决赛……3场国际级、20场国家级、50余场省级赛事,在过去一年里先后登场瑞昌。
今年初,2025年瑞昌·李永波公开赛举行。“瑞昌的赛事组织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恰到好处。比赛之余,我还游览了几个景点、品尝了特色美食,下次我一定带着家人再次来这里感受瑞昌独特魅力。”来自湖北的选手王强,在比赛结束后兴奋地说。
把赛事流量变身经济增量,瑞昌以赛事为牵引,谋项目、融文旅,延长产业链、促消费升级。
羽毛球赛事的东风,吹来了众多投资者。据介绍,近年来,荣誉集团斥资4.5亿元打造6万平方米的高级酒店,奥园集团投资24亿元建设大型城市综合体,一批景区文旅项目先后落户,带动商业、旅游业繁荣。
“当前,羽毛球产业体系仍是瑞昌的短板,我们正制定出台《瑞昌市羽毛球‘一县一品’建设三年行动(2025—2027年)实施方案》,拟加快培育羽毛球制造业,并继续激活体育赛事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潜力。”郭锡金说。
(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孙广见)